4月3日晚间,同仁堂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该报告是同仁堂发布的第三份ESG报告。
报告显示,同仁堂品牌始创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公司于1997年由同仁堂集团独家发起设立,同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是同仁堂集团旗下首家上市公司,拥有两家香港联交所上市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以及同仁堂商业、北京同仁堂滦南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吉林人参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同仁堂陕西麝业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内蒙古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
在公司治理方面,2024年累计召开董事会会议9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20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3次,董事会成员出席率达100%。
期内,公司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相关培训达14次,参训员工达378人,培训总小时数达1,134小时。
合规运营方面,期内公司员工《诚信合规承诺书》签署执行率100%,供应商及合作伙伴《诚信合规协议书》签署执行率100%。
截至202年末,公司产品质量培训员工覆盖率达100%;公司大力鼓励中药新药开发,持续推动大品种、重点品种开展二次科研,持续支持中医药大健康产品、海外产品的开发。2024年,公司为推动创新发展,总计研发投入为40,869.06万元,占总营收的2.20%。
2024年全年共接待热线电话2,267次,其中产品咨询1,304次、服务咨询712次、其他服务咨询251次。公司总共接到来自“12345”的客户投诉13次,均已全部办结;咨询建议38次(同仁堂股份),客户表扬1次。
在环境方面,为切实有效落实环境管理,公司制定整体环境管理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截至2024年末,废水、废气100%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100%合规处置的目标均已完成。2024年公司环保投入总金额为3,439.08万元。
公司力争“十五五”期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与布局进一步优化,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以上,万元收入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报告期内,同仁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112,560.73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范围一排放达34,974.17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排放达77,586.56吨二氧化碳当量。每百万营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一和范围二)达6.05吨二氧化碳当量。
在社会方面,同仁堂每年开展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广泛收集员工对薪酬、福利、工作认可、工作环境、职位晋升、个人成长、培训学习、公司管理、工作匹配度、资源配备、企业文化等多个维度的评价与建议。2024年公司员工满意度达80%。
期内,公司员工社会保险覆盖率持续保持在100%;在全年七个法定节日期间,公司各基层工会面向全体会员进行节日慰问,并采取多种形式向每位会员送去生日祝福和慰问,累计投入经费314余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投入经费25.7万元用于员工的互助保险,其覆盖率接近10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通过仁爱基金、互助保障、重大疾病、女工特疾等途径对病困职工进行重点帮扶,累计困难员工帮扶达2,181人次,获赔金额达68.7余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制定并实施了《股份公司教育培训管理办法》《新入职员工培训工作方案》《年度教育培训工作方案》,并对重点培养人才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公司员工培训覆盖率达100%,员工培训总投入达274.16万元,人均培训时长为14.77小时。
报告期内,公司及直属子公司全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3,800余份,实现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覆盖;投入60余万元开展13家单位及子公司的标准化、消防、危化品评估检查,识别并整改471处隐患。期内,员工安全生产培训覆盖率为100%,安全培训时长共计74,288小时。
在消费扶贫上,公司采买帮扶产品280余万元,超帮扶计划占比完成采买。在就业帮扶上,公司鼓励吸纳扶贫地区农村人口就业,共吸纳受援地区就业总人数共计6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