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化纤业务,2024年澳洋健康营收净利双降:推进医联体建设,大力拓展非医保业务

财经网 2025/04/15
导语

剥离化学纤维业务,2022年业绩预告违规

(图片来自澳洋健康官网)

(图片来自澳洋健康官网)

4月14日晚,澳洋健康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显示,澳洋健康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

具体来看,澳洋健康实现营业收入为20.10亿元,同比下降7.5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41亿元,同比下降18.36%。

澳洋健康原主业为化学纤维业务和大健康业务。由于化学纤维业务经营情况不佳,澳洋健康于2021年将该业务进行剥离。2022年,澳洋健康全面向医疗服务和医药物流业务转型。《财经新康养》注意到,澳洋健康曾因2022年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金额差异较大,且盈亏性质发生变化等问题,违反有关规定。

2024年,澳洋健康从事的主要业务可分为医疗产业、医药流通业务和生物科技业务。分业务来看,期内医疗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0.15亿元,同比下降3.00%;实现毛利率19.92%,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医药物流实现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下降11.76%;实现毛利率为6.73%,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2024年澳洋健康营收净利双降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公司如何提升医疗服务和医药物流业务的毛利率?澳洋健康的业务何时能够走出长三角地区?针对上述问题,4月14日下午,《财经新康养》通过电话和邮箱联系澳洋健康,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表示会查看邮箱并对问题及时回复,相关邮件处于被退回状态,退信原因系“对方帐号已处于非活动状态或已停用”。

推进医疗板块医联体建设 拓展非医保业务

2024年澳洋健康在大健康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探寻业务上的转型,随着医疗行业DRG(即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是用于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效率以及进行医保支付的一个重要工具)以及医疗流通行业两票制(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以期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的实施,澳洋健康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和模式,顺应行业变革。

澳洋健康持续推进医疗板块的医联体建设,提升医、康、养护一体化治理能力和运营水平、加大力度拓展非医保业务;医药物流持续推进采购、销售、供应链高度融合,整合资源拓展新业务。生物科技板块,贵玺系列滋补、养生、益生菌、富硒山泉水等产品全面发布上市,进一步延伸了健康产业链条,实现了自主品牌产品品种、品类的突破。

具体来看,当前,澳洋健康在医疗服务业务的布局已经实现以澳洋医院总院为支撑,澳洋医院三兴分院、顺康医院、港城康复医院、优居壹佰护理院、张家港澳洋护理院联动发展的医联体模式。在张家港区域内构建成为以医、康、养护联动一体化发展模式。公司医疗服务业务以立足基本医疗、兼具专科特色为主,总床位已超2300张。

其中,澳洋医院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澳洋医院作为公司医疗体系内最大的综合性医院,而“澳洋医院三兴分院、顺康医院、港城康复医院、优居壹佰护理院、张家港澳洋护理院”则依托澳洋医院这个大平台,已经形成以澳洋医院总院为支撑的“大专科、小综合”格局。通过其各自优秀的硬件设施设备条件和公司整体的医师资源所带来的业务支持进行整合,满足和提升了本市康复、护理等医疗需求人群的医、康、养护体验水平。

在生物科技业务方面,江苏澳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开发、销售高端滋补食品、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业务。打通了人参、虫草、燕窝、海参等高端产品的渠道,在各种高端滋补食品、保健食品原产地甄选高品质产品,并通过打造“贵玺”系列品牌注入澳洋生物科技甄选的品牌价值,在医、康、养护等医疗产业的发展中,注入保健食品、滋补养身产品系列,进一步满足和丰富广大客户对于大健康的各类需求。

同时,澳洋健康通过自身及委托加工、研发、调制各类袋泡茶、人参冲剂、益生菌、即食燕窝、富硒泉水等大众类消费产品,以富有差异化的产品系列满足从普通标准化到高端定制的消费品的各类需求。

剥离化学纤维业务,2022年业绩预告违规

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澳洋健康于2007年9月在深交所挂牌交易。上市时,公司主营业务为粘胶短纤的生产销售。

2014年,公司筹划实施收购澳洋健投100%股权事宜,该事项于2015年实施完毕,公司成功向大健康产业转型,公司形成了化学纤维及大健康两大主业的业务格局。2021年,公司出售与差别化粘胶短纤和普通粘胶纤维制造和销售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该事项已于2022年5月7日完成交割。实施完毕后,目前公司已全力投入医疗健康业务。

不过,澳洋健康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23年5月,澳洋健康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经查,澳洋健康因2022年业绩预告与实际业绩差异金额较大,且盈亏性质发生变化等问题,违反有关规定,澳洋健康、公司财务总监袁益兵、公司董事会秘书季超被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具体来看,2023年1月澳洋健康披露的《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500万元至750万元;2023年3月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修正后预计归母净利润为负1400万元至2100万元;2023年3月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负1538.98万元。

2023年是澳洋健康全面完成大健康战略转型后的第一年,在放下原有业务的包袱后,公司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并进入稳定发展阶段。2023年澳洋健康实现营业收入为21.74亿元,同比增长7.54%(调整后);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50亿元,同比增长423.33%(调整后)。

2024年,澳洋健康营收净利双降。

2025年,在业务领域上,澳洋健康医疗业务将持续深耕张家港本土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快资产的优化调整,实现大健康产业、大健康品牌的升级转型,构建一个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网络,提升患者满意度。在医药物流板块上,公司将持续推进采购、销售、供应链高度融合,结合医药物流“两票制”“集采”等政策的落地,不断动态调整品种结构,整合资源拓展新业务。

在生物科技板块,经过3年的经营,澳洋健康已经初步形成对滋补、养身、保健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经销网络的洞察和布局,基于市场需求调研结果,在季节时令、节假日等全年时段对产品系列、客户定位、营销推广等方面进行产品推出、迭代和市场营销,持续探索推进滋补产品、保健功效系列产品的细分市场定位和渠道的定位,打好产品差异化竞争战略,实现新业务、新增长、新突破。

非医保业务板块(医美、健康体检等业务)澳洋健康已经在张家港区域形成较为稳定的品牌优势和客户群体,借助新的传播媒介以及灵活的市场化营销,进一步开拓非医保项目,同时实现非医保业务在本地市及周边进一步的覆盖渗透,为非医保业务寻求新的业务拓展点。

编辑: 于怡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