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据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官方账号“复旦老龄”消息,近日,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在上海举办第四届老龄中国发展大会,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课题组组长吴玉韶教授发布了《养老机构院长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据悉,该调研报告是国内第一份关于养老机构院长的较为全面和完整的实证研究报告。
《报告》绘制养老机构院长群像。在参与线上问卷调研的611位院长中,女性院长占比达60%。从年龄分布来看,70后和80后是养老机构院长群体的主力军,分别占34%(207人)和33%(201人)。83%的受访者获得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43%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为5%。并且,院长从业经验较为丰富,从业年限方面,66%(403人)的院长拥有5年以上的养老行业经验,从业经验在10年以上达到32%(195人)。
从职业背景来看,养老机构院长在进入行业前多从事医疗、护理、健康等相关领域。加入养老行业前,从事企业管理者、护理人员和行政人事工作的人员较多。大多数院长在任职前曾在养老机构担任行政管理或护理岗位超过6个月。
90%的院长自评健康好;院长自述每周平均工作6.25天,每天工作时间约10小时;81%的受访院长年收入低于15万元,超九成的院长对养老行业充满信心,对养老行业前景乐观是择业首要动机。总之,院长是一群工作时间较长、收入不太高,但工作满意度很高的群体。
调研显示,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推动养老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对养老的重视与政府支持等因素,超九成院长对养老行业的发展有信心。但与此同时,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也面临一些共性挑战,主要有:政府部门多头监管加重机构负担,人力资源短缺导致运营管理压力大,社会公众对养老机构认知存偏差,养老行业扶持政策地域城乡落实不均。
《报告》指出,2024年被业界称为“银发经济”元年,如何抓住发展契机,推动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院长们对未来发展有“六盼”。 一盼综合监管标准统一;二盼智慧科技助力养老; 三盼良好的舆论环境;四盼清晰的职涯发展路径;五盼完善的法律法规;六盼养老金融创新支持机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