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公司:截至目前并未做出出售或退出电视业务等相关事宜的决定

财经网 2025/02/05
导语

低估中国竞争对手的创造力是不明智的。

2月5日下午,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就当前市场关于松下电器将解散重构并出售电视业务的消息,松下公司在回应记者时表示:关于包括电视业务在内的存在问题的业务,为实现根本性的收益结构变革,我们正将所有可能性纳入考量范围进行研讨。不过,截至目前,包括出售或退出等相关事宜,均未作出任何决定。关于公司调整后,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规划,松下则表示目前除了松下集团CEO楠见雄规对外发布的内容之外,都将日后研讨。

2月5日上午,财联社发文表示,日本国民品牌松下官宣重大重组计划。松下控股将解散其家电子公司松下电器,集中力量发展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高利润领域。

这一决定引发松下控股的股价周三开盘后直线上涨,涨幅超过11%。花旗银行分析师Kota Ezawa认为,松下大幅裁员并出售多项业务是一次大规模手术,意味着该公司管理层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70岁“高龄”的电视业务已经确认“下线”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代表董事、总裁兼集团首席执行官楠见雄规则表示,该公司将放弃传统的电视机事业,计划进行出售。但该公司除了出售外可能还有别的选择,目前管理层正在对此进行研究。与此同时,其还宣布松下目标到2027年3月将利润提高1500亿日元(9.66亿美元),并在2029年3月再增加1500亿日元。他补充称,这意味着公司的许多生产、销售和物流基地都将面临整合,人事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

尽管楠见雄规尚未明确重组计划的具体细节,但70岁“高龄”的电视业务已经确认“下线”。曾经风靡全球的松下电视机很快将成为又一滴时代的眼泪。

松下电视曾经是该品牌的摇钱树,在2007年销售额一度达到1万亿日元,但在中韩家电企业的绞杀中渐渐落寞。2010年后,松下电视机就走进了亏损的下坡路。

楠见雄规自2021年就任松下电器的首席执行官以来,就一直试图推动该公司的盈利。其在2022年成立了松下控股集团,要求各大事业板块实现独立公司制度,自负盈亏。

根据周二声明,松下电器解散后将分割为三家公司,其中智能生活板块将涵盖白色家电,另一家则专注于空调和食品配送,照明业务重建为电气工程公司。其余包括锂电池、汽车材料等业务则继续保持子公司格局。

楠见雄规还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透露,松下将在运营中整合人工智能技术,并与甲骨文合作提高AI相关收入,其中一个领域就是数据中心对高效耐热组件和材料的需求。

尽管市场对松下的重组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但松下本身仍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其在2024年财年的综合收入预计将下降2%至约830亿美元。楠见雄规为此暗示,将推出提前退休计划及数字化转型计划,以削减更多成本。  

英媒:中企在日本拓展电视机高端市场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1日发表题为《中国正在日本电视机市场抢风头》的报道,报道称,曾几何时,几乎每家酒店每个房间的电视机屏幕下方都是索尼、松下、三星或LG的商标。然而,价格实惠的中国品牌早就在削弱日本和韩国品牌的主导地位。报道认为,如今中国品牌的崛起不仅仅是价格原因。

报道还称,以日本的情况为例。本土品牌在自己的主场正日益被中国制造商取代。根据日本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在日本去年的平板电视销量中,中国品牌占据一半以上份额,这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

据报道,中国企业过去主要通过廉价颠覆一些行业。这意味着,即使它们获得市场份额,但高端和廉价市场之间仍然界限分明。高端市场的利润通常更高,仍为老牌厂商提供了一个利润丰厚的缓冲区,得以维持业务。这种情况现在可能正在改变。

报道指出,瞄准高端市场的电视机制造商通常会在两方面让自身产品与众不同:显示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AI)功能的整合。海信、TCL和小米等中国企业已迅速将最新的AI功能集成到其电视机中,基于实时场景检测调整画面清晰度、对比度和色彩,并根据用户偏好推荐内容。它们能与全球智能电视平台和流媒体服务无缝连接。

此外,中国制造商在显示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开始获得回报,积极扩大在高端市场的份额。报道认为,事实证明,低估中国竞争对手的创造力是不明智的。习惯于将中国视为配角的日本电子企业的投资者应该提高警惕。

(本文综合自财联社、《参考消息》、《中国经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等)

编辑: 于怡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