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加剧重庆百货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9.89%:“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于近期落地

财经网 2025/03/20
导语

入局养老机器人赛道,与重庆的政策环境息息相关

机器人概念图

3月17日,重庆百货在互动平台中就投资者关于机器人方面的提问进行答复。

重庆百货表示,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消费”)为公司参股公司,马上消费的全国首款基于情感大模型的“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于近期正式落地。

《财经新康养》注意到,受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以传统商超为主营业务的重庆百货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近10%。与此同时,重庆百货也在通过参股公司马上消费布局机器人领域。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重庆百货投资参股的马上消费利润实现增长,公司通过马上消费取得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5.10%。

重庆百货为何布局养老机器人领域?参股公司马上消费旗下的机器人能否与商超场景相结合?养老机器人售价多少?是否已经实现商业化?马上消费在具身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是多少?具身机器人实现盈利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针对上述问题,3月20日中午,《财经新康养》通过电话和邮箱与重庆百货沟通,20日下午重庆百货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向《财经新康养》表示,相关邮件已收到,暂时不接受采访。

 

市场竞争加剧2024年营收下滑近10%

 

3月17日,重庆百货在互动平台中向投资者详细介绍了养老机器人的基本情况。

重庆百货表示,“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搭载了由马上消费人工智能研究院提供的多模态情感大模型,无缝集成音频、视觉和文本等多种输入模态,通过特定情绪编码器整合信息,除了常规的语言上下文情感分析外,还对音频进行情绪编码,以及捕捉面部细节和动态,能够对多模态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融合,从而更准确更全面地识别和理解人类情感,提供更有温度的情感陪护服务。

重庆百货指出,马上消费作为重庆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首批“揭榜挂帅”单位,在人工智能和关键软件方面,有“具身智能因果推理关键技术攻关”等重要项目,未来将继续深入具身智能关键技术研究,为助力重庆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向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据1月13日发布的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重庆百货持有马上消费31.06%的股份。此外马上消费发行了公司债和ABS(资产证券化),根据相关要求,将于近日披露其2024年度财报。

重庆百货主要从事百货、超市、电器和汽车贸易等业务经营,拥有重庆百货、新世纪百货、商社电器、商社汽贸等驰名商标和商业品牌。公司开设各类商场、门店274个(按业态口径计算),经营网点已布局重庆35个区县和四川等地。

上述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度重庆百货营业收入降幅约10%。2024年重庆百货实现营业收入为171.16亿元,同比下降9.89%(调整后),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15亿元,同比增长0.53%(调整后)。

重庆百货阐述,2024年度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经营承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89%。公司持续聚焦商品力改善,推进供应链变革,加快自营改造,提速模式创新,坚持系统性降本增效,2024年度毛利率同比增加0.88个百分点,费用总额同比下降9.1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53%。重庆百货投资参股的马上消费利润实现增长,公司通过马上消费取得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5.10%。

 

参股公司马上消费将为超过100万老人提供服务

 

《财经新康养》注意到,官网显示,马上消费是一家经原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科技驱动型金融机构。

马上消费于2015年6月正式开业,在2016、2017、2018年分别完成三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达40亿元。股东包括重庆百货、中科金、物美集团、重庆银行、阳光财险、浙江小商品城,以及新一轮战略投资者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及重庆两江产业集团等央企与地方国资背景资本。

业绩层面,重庆百货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参股公司马上消费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77.33亿元,净利润为10.68亿元。

马上消费入局养老机器人赛道,与重庆的政策环境息息相关。

据华龙网报道,重庆先后出台了《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依托汽车制造、低空经济等产业基础,推动具身智能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计划通过梯度培育打造“种子企业”,完善机器人生态链。

今年2月,重庆公布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揭榜挂帅”项目清单,筛选出以马上消费、长安汽车、赛力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的12个项目,涵盖了开源社区建设、开放场景应用以及技术攻关等多个方面,旨在全方位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近年来,“AI+养老”技术创新越来越多,应用场景也愈加广泛。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个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专门提出推动机器人融入养老服务不同场景和关键领域,提升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老年用品市场规模已达5万亿元。专家预测,未来10年,AI技术将加速渗透到养老领域,实现高精度服务、智能人机交互、安全可信运维等目标。届时,养老产业将更加人性化。

据重庆两江新区官网报道,未来3年,马上消费规划在重庆实施养老“三进”计划,即进入机构、社区和家庭,从“一对多”到“一对一”为超过100万老年人提供服务,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裴裴”“能读心会哄人”

 

有媒体报道,目前养老机器人一般分为护理型、康复型和陪伴型三大类。其中,护理型一般针对失能老人,康复型主要针对半失能老人,而陪伴型机器人主要功能则是满足老人的情感交流需求。

据重庆两江新区官网报道,近日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迎来了一款名为“裴裴”的机器人,“裴裴”是由马上消费打造的全国首款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

马上消费高级算法工程师向国徽向重庆媒体介绍,“裴裴”结合了AI心理学,创新多模态情感大模型,能通过面部识别、情绪识别、语音识别技术,及时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特点,提供陪聊和心理疏导模式,精准满足老年人在情感化人机交互方面的需求,做到像“真人”一样陪伴左右。

同时,为了更好的“听懂”老人,定制川渝语音识别包预计会在6月份上线。此外,研发团队还开发了认知训练小游戏和社交训练等娱乐功能,为老年人提供音视频娱乐、棋牌与认知类游戏、健身操等“一站式”的情绪陪护体验。

据报道,除了“能读心会哄人”,这款机器人还配备了智能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控老年人的心率、血压、体温等关键指标,长期监测老年人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及时预测心理危机及自我伤害风险,并迅速发送预警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I+养老”还没有达到完全替代人工的水平,许多发展模式正在探索之中。

编辑: 于怡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