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发经济产业发展研讨会暨财经新康养智库·第五期康旅沙龙在京圆满召开

财经网 2025/03/26
导语

权威财经智库领航,赋能康养产业成长

合照1

(研讨会嘉宾合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开启之年,同时也是深化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关键年。值此关键时点,企业应顺势而为,借助政策红利,打造产业发展势头。

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银发经济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据报道,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有25份相关提案覆盖养老服务、智能科技、医疗健康等六大领域,凸显其战略地位。

新时代、新经济、新康养。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变化,银发经济不再局限于养老和民生范畴,逐步成为了扩大内需的一部分。如今发展银发经济是人口结构需求变化倒推传统产业变革的重要抓手,银发经济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九华山庄春分后,玉兰花开满庭芳。

3月21日,2025年银发经济产业发展研讨会暨财经新康养智库·第五期康旅沙龙(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市昌平区九华山庄圆满落幕,研讨会以“2025两会后,政策机遇与产业发展”为核心,结合实地考察、专家解读、资源对接、战略规划等形式,剖析2025年全国两会后银发经济的政策动向、市场潜力、发展趋势与核心挑战,探讨了银发经济这一新兴经济领域的现状与未来。

“银发经济不是一个产业的事情,银发经济包括了老年经济与备老经济,因而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相关。”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副会长、康养文旅产业分会会长、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轮值会长、财经新康养智库理事长、安馨康养投资集团董事长鄂俊宇在研讨会上表示,2024年是中国银发经济元年,在极其不确定的大时代背景下,银发经济是最确定、最稳定、最长期的大产业。

鄂俊宇表示,在新的老龄阶段必须进入新康养的新生态,在银发经济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财经新康养智库将发挥开放融合的协同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在中国康养领域的影响力,并持续为康养赛道中的不同行业、企业及项目赋能。

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倒推大国产业变革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趋势与产业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互动关系,人口结构变动不仅塑造了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催生了多个产业风口与爆发机遇。

从中国现实来看,人口负增长趋势改变了中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少子化、老龄化降低了劳动供给,加大了社会保障财政压力。

目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银发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研讨会现场照1

(研讨会现场照)

面对全球第一的老年人口规模,我国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6%,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这一发展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增加个人福祉,也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拉动内需。

“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研讨会上,和君咨询副总经理、资深合伙人、和君康养事业部总经理张卢锋从银发经济政策、银发人群需求和发展前景这三方面以《两会后,看银发经济政策信号及康养产业发展机会》为题发表演讲。

中央政策定性,银发产业定位

“银发经济是扩大内需的新引擎。”张卢锋引用和君咨询数据表示,近年来我国各类养老企业和社会组织数量快速增长。

上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养老服务相关企业约16万家,比2023年底增长24.36%。其中,康复护理、老年教育、医疗疗养等相关行业取得较快发展,增速分别为36.05%、34.15%、31.26%;我国养老相关的各类社会组织共有约1.65万家,比2023年底增长2.12%。

需要指出的是,银发产业的细分和升级与政策的催化作用息息相关。

张卢锋表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提振消费、数字经济、财税金融改革、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医疗卫生服务等层面入手进一步明确了银发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其中,在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方面,张卢锋指出,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等政策引发社会关注。

另一方面,中国银发群体的需求侧也在发生着变化。

随着我国“60后”开始进入准退休,“1962-1975”婴儿潮的消费方式备受市场关注。和君咨询通过对银发人群文娱活动、精神文化服务和付费意愿等方面的深入调研,张卢锋认为,银发人群的需求正逐步从小众走向大众,养老需求也正从生存保障升级到精神富足。

基于此,张卢锋指出,未来银发经济领域将出现政策指引常态化、服务定制产品化、效能提升科技化和产融互动媒体化等趋势。

金融跨界养老,误区亟需破除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开启了养老服务从事业向产业的发展之路。

时隔十余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再提养老服务,聚焦品质升级,从“有”向“优”提质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不过,中国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我们要站在老人的角度看问题,不能从上帝的视角看老人需求。”研讨会上,财经新康养智库专家、北京人寿保险副总经理雨浓以《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发表演讲。

雨浓表示,养老作为刚需行业目前的发展存在很多误区,例如当下各大金融机构过度关注高净值老人需求而忽视普惠化养老服务的布局。雨浓认为,高净值老人养老选择比较多样,养老服务普惠化才是最终目的,普惠化养老对金融机构的发展有诸多好处,一方面更容易获得政府层面的支持,在市场营销层面也容易吸引更多客群的关注。

此外,针对当前老年市场存在“产品热、消费冷”现象,雨浓直言,不同年龄段的银发人群需求各不相同,当前市场上对活力老人的需求关注过度且存在误读,例如活力老人的首要需求是外出旅居不是社区养老,活力老人与非活力老人身心需求不同,不同年龄段的老人不能一概而论。

在居家养老方面,雨浓表示,居家养老在运营层面存在市场集中度低、运营成本高等风险,国内金融机构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布局鲜有成功案例。

金融与养老结合具有诸多优势,雨浓指出,金融与养老的结合是确保养老资产安全性和可持续运营的重要手段。雨浓直言,养老和文化产业类似都难以独立生存,金融机构在盘活养老资产和进行用户需求侧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权威财经智库领航,赋能康养产业成长

为增进老年人福祉,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我国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下称《意见》)。

在推动品牌化发展方面,《意见》提到,要培育银发经济领域龙头企业,支持连锁化、集团化发展。鼓励行业协会分品类举办优质渠道对接会。

为促进我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标准化建设,精准匹配市场供需,2023年12月14日,由财经新康养发起,联合和君康养事业部、全联旅游业商会康养文旅产业分会、安馨研究院成立了“产学研融”一体化的智囊服务平台——财经新康养智库,目前智库已经汇聚了来自政府、机构、平台、企业等领域的80余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学者、顾问。

研讨会上,财经新康养智库秘书长、财经新康养总经理杨帆表示,作为国内率先布局银发经济领域的主流财经媒体,财经新康养以权威、前瞻、跨界、共享的属性在业内取得了诸多成果,2024年8月,《银发经济新质力量蓝皮书》启动后,4个月内收集整理了近30家优秀康养企业的发展案例。

未来,财经新康养将以专业赋能“+康养”为宗旨,搭建一个集研究、资源和产业孵化三位一体的中国泛康养产业第一生态赋能平台。杨帆表示,“财经新康养将深化智库人才运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智库专家创新力,共同为中国康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受聘仪式1

研讨会期间,财经新康养智库理事长鄂俊宇向和君咨询副总经理、资深合伙人、和君康养事业部总经理张卢锋和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康养文旅产业分会顾问、柒壹资本董事长张春华颁发了财经新康养智库副理事长授聘书。

授证仪式1

同时,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医养居融合分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教授李玉峰,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徐熙,银发经济研究学者、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李佳,安馨康养投资集团高级副总裁、安馨松茂董事总经理、安馨研究院院长黄小宏,北京九华山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辰荣获第二批财经新康养智库专家的称号。

参观照片1

据悉,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健康社区与健康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张磊,中国REITs联盟执行会长、北京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康养文旅产业分会秘书长何小建,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秘书长夏子清,中国建材市场协会适老化分会秘书长何徐凌及人保控股养老产业投资、中英人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北京翠微国际旅游、康湾集团、世纪金源集团、爱晚红枫集团、北京九华山庄集团等共计30余位涉及“产、学、研、企”跨界领域学者、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出席本次研讨会。

编辑: 于怡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