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 文旅市场成绩单出炉:银发经济贡献超预期

财经网 2025/05/07
导语

在消费人群结构上,“一老一少”成为主力,加速推动文旅市场向更精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一直以来,小长假都是拉动内需、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节点。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国内零售、餐饮、文旅市场便展现出强劲的活力。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同时,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消费大循环的背景下,全国文旅市场强劲复苏,旅游消费活力得到全方位释放。

各大OTA平台发布的最新数据也从不同维度展现出旅游市场的火爆。据美团旅行发布的《2025“五一”假期吃喝玩乐消费洞察》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文旅热度创近三年新高,文旅订单较2023年同期增长30%。

同程旅行发布的《2025“五一”假期旅游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呈现出“城市大休闲、乡村微度假”的特点。

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文旅消费展现出强劲活力与全新趋势:从传统的景点观光拓展至“味蕾游”“非遗体验游”“沉浸式演艺游”等多元领域,“反向奔县游”更是异军突起——游客开始奔赴小城古镇、特色县域,探寻小众美景与地道风土,深度体验“诗与远方”。

在消费人群结构上,“一老一少”成为主力,加速推动文旅市场向更精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银发族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在“五一”旅游市场中,银发族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力量之一。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银发旅客占比同比增长37%,“铁路+景区”的养老消费新模式,正悄然改写中国旅游经济版图。

据央视新闻报道,从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列车的数量以每年20%以上的幅度增长,去年银发列车开行数量达到1860列。预计今年全国开行银发旅游列车总数将突破2000列。其中,“五一”假期全国共开行跨铁路局银发旅游专列20趟。

当下,我国银发经济潜能巨大,银发列车不仅给老年旅客提供了特色体验,也成为提振消费的新引擎。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到今年末,中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

去哪儿发布的《史上最火五一出游报告》,同样凸显了银发人群的出游热度。报告显示,“五一”期间,在去哪儿平台上首次预订机票的总量同比去年增长超三成,“一老一少”增幅最高。其中,60-80岁年龄段的旅客增幅超40%。

10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最早55岁退休年龄算,今年一批“70后“喜提退休。数据显示,“五一”期间,55-60岁用户的酒店预订同比增幅达43%,在各个年龄群内增幅最高。在景点选择上,他们更喜欢含有徒步、户外、亲近自然的路线和景区。

11

此外,随着一系列免签政策的优化,“China Travel”(中国游)持续火爆。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30%。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在入境客源中,41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占比达33%,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游客比例。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银发人群出游热潮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从政策层面来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的发布,鼓励发展银发旅游产业;各地因地制宜推出创新政策,激发银发群体出游意愿。

在硬件设施方面,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高铁、航空服务针对老年旅客的便利化改造持续推进;景区、酒店适老化设施不断升级,无障碍通道、健康监测设备等配置齐全;同时,医疗保障体系延伸至旅游场景,为老年人出游消除后顾之忧。

“五一”假期银发人群的出游热潮,反映出老年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银发人群的规模持续扩大,将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旅游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如何更好地服务银发人群,挖掘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是行业内各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编辑: 崔瑞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