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与政策
两部门: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内容涉及五方面16条细则。其中明确,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公司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为创新药研发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培育支持创新药的耐心资本。同时指出,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适应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需要,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四部门联合发文:聚焦“一老一小”+慢性病,患者人均财政补助达99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5元,达到99元。新增经费用于进一步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频次,保障服务质量,增强群众感受度。聚焦“一老一小”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结合“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体重管理年”等重点工作,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健康服务。
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征求意见:鼓励企业盘活资源建设养老设施
据北京日报消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增进老年人福祉,北京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起草的《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7月1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新建和老旧小区分别如何配置养老设施有了规定。对于新建小区来说,征求意见稿提出,新建居住区应当配套建设相应的养老服务设施,且应当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验收,依规依约交付。对于老旧小区而言,已建成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难以满足需求的,应结合城市更新,通过改造更新或者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予以补充和配建。
上海十部门联合发文:加大养老金融供给力度,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
6月27日,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官微消息,近日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金融监管局、市委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委、上海证监局、市医保局联合印发《上海养老金融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围绕金融服务老年群体、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14条具体措施。《工作方案》指出,要加大养老金融供给力度,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扩大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放,加大银发经济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要健全金融保障体系,促进养老财富储备和保值增值,大力发展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
文旅与教育
云南康旅集团与云南艺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2日,云南康旅集团与云南艺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全面深化合作关系。此次框架协议的签订是推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旅品牌的有力举措,希望通过共创文旅赋能新发展、共绘产教融合新模式、共拓人才培养新路径,借助艺术形式深挖文旅产业的文化底蕴、提升人文体验,持续为云南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原创动能,实现校企共赢,共创发展新局面。
生物与医药
科华生物:将持续关注呼吸、消化和生殖等领域的居家检测产品
7月3日,科华生物在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表示,公司凭借在体外诊断领域的技术积累,可为布局居家自检领域奠定良好基础。公司将持续重点关注呼吸、消化和生殖等领域的居家检测产品,不断丰富产品,并与数字化设备和软件相结合,构建个人健康管理生态系统。公司属于医疗器械行业,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医疗检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88亿元,同比下降12.50%;净亏损0.53亿元,亏损扩大至84.79%。
盈康生命:以上海盈康护理集团为依托,聚焦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
7月4日,盈康生命在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表示,护理养老业务目前以上海盈康护理集团为依托,其中公司已托管上海盈康和徐泾护理院等。护理养老业务聚焦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和打造无味化“家的感觉”,形成1+N(机构)+n(居家)的能力拓展。其中,徐泾镇养护院作为承接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首家“家庭照护床位服务”试点,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盈康生命主要提供医疗服务,生产和销售医疗设备、耗材等医疗器械产品。
爱尔眼科与华为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携手在人工智能眼健康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6月28日,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AI for EYE:为爱Eye而生,与爱AI同行”为主题的人工智能(AI)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此次战略合作聚焦爱尔人工智能规划、眼科AI大模型场景拓展、AI基础设施等几大领域合作,双方将携手在人工智能眼健康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眼健康智慧医疗业务发展,携手打造有温度的AI智慧眼科医院。
数智与科技
北京: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康养等领域不少于10个场景的应用
7月4日消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联合印发《北京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持续丰富医药健康领域多元应用场景,助力不少于20个创新药械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服务、康养服务、医学科教、医疗健康保险及公共卫生等领域不少于10个场景的应用。
芯海科技:子公司康柚健康自主研发产品助力终端用户实现智能体重管理、慢病管理
7月2日,芯海科技在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表示,子公司康柚健康自主研发的AIoT健康大数据云平台及OKOK智能应用生态已经对接了多种高端健康监测设备、高端消费电子等终端产品中,助力终端用户实现智能体重管理、慢病管理。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人体成分指标分析、并提供饮食处方服务、运动建议与指导、康复护理服务。
云从科技:通过投资“元生智能”切入银发经济赛道,相关产品聚焦居家养老场景落地
近日,云从科技在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表示,公司通过投资“元生智能”切入银发经济赛道,推动形成“算法 + 硬件”闭环应用,相关产品基于毫米波雷达、视觉和语音等多模态技术,实现跌倒检测、隔空生命体征监测、远程报警等功能,聚焦居家养老场景落地。云从科技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0.37亿元,同比下降31.56%(调整后)。市场竞争激烈,新签订单减少、部分订单交付过程中未验收是营收下滑的主因。
麦迪科技:剥离光伏后,2025年上半年将扭亏,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500万元至2700万元
7月2日下午,麦迪科技公告称,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2500万元至2700万元。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7633.52万元。麦迪科技阐述,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完成重大资产出售,剥离光伏业务。公司围绕“聚焦医疗主业+提升轻资产属性+构建平台化生态”三大战略举措,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经营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消费与服务
中海商业&中海康养联合打造全国首个“银龄友好商圈”
为探索中国社会老龄化新路径、激发经济新动能、破解城市养老难题,践行央企责任,2025年6月至9月,中海商业与中海康养首创“银龄友好商圈”。该项目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四大方向,联合政府、金融机构、商户及企业,共同构建老年人幸福晚年的完整生态。通过政企社商多方联动,推出健身总动员、银发游乐场、银龄手工市集等适老社群活动,并结合“长者饮食”专题、免费观影等暖心举措,全方位提升老年群体的消费体验,打造真正友好的银龄生活圈。
伊利股份:与通用技术康养公司合作,共同推动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7月2日,伊利股份在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表示,公司与通用技术集团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在适老营养方案研发、健康服务体系共建、产业生态繁荣等多个维度展开更深层次合作。公司将用好在乳品研发、生产与销售领域积累的深厚经验和强大实力,依托通用康养公司在健康养老领域的专业优势与广泛资源,共同推动健康产业蓬勃发展。2025年一季度,伊利股份实现营收329.38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归母净利润48.74亿元,同比下降17.71%。
广誉远:公司将进一步强化龟龄集酒“抗疲劳”“抗衰老”的独特性
7月1日,广誉远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酒类产品资质齐全,产品包括国药准字号加味龟龄集酒、远字牌龟龄集保健酒、露酒和白酒。公司将进一步强化龟龄集酒“抗疲劳”“抗衰老”的独特性及“正青春有活力”的年轻化群体的延展,规划四大品类产品差异化发展路径。广誉远属于医药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7亿元,同比增长21.48%;实现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53.94%。
金融与资本
中建地产与暖心窝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筑康养新未来
7月2日,中建地产与杭州暖心窝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健康住区开发与专业康养服务领域的优势,共同探索可持续、高品质的颐养生活解决方案,为居民打造更有温度的全龄理想家园。据悉,杭州暖心窝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康养地产、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健康管理的全过程康养服务与管理,其团队有着15年的养老服务运营经验。
同仁堂医养三度递表港交所,深耕医养大健康押注千亿蓝海市场
6月30日,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官网信息显示,同仁堂医养为同仁堂集团旗下二级集团,招股书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拥有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及一家互联网医院,以及10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同仁堂医养已形成医疗服务、管理服务、销售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三大主营业务,也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同仁堂医养分别实现收入约为9.11亿元(人民币,下同)、11.53亿元、11.75亿元;实现毛利约为1.43亿元、2.17亿元、2.22亿元。净利润亦扭亏为盈,分别实现-923.3万元、4263万元、4619万元。
构建“保险+康养”生态体系,中汇人寿与通用康养战略合作
近日,中汇人寿与通用技术集团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就构建“保险+康养”生态体系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金融保险和健康养老领域的专业优势,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在投融资、保养结合、品牌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为不同年龄段客户提供综合养老解决方案。下一步,双方还将继续拓展服务网络,并借助金融赋能,为客户提供“保障+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协同养老资金规划与品质生活实现。
医养与抗衰
中关村又添2项新纠纷:康养孙公司久久泰和涉案总金额达1310万元
继委托贷款合同纠纷后,中关村又添新纠纷。7月3日,中关村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华素堂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北京泰和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因房屋租赁、销售代理合同纠纷涉案总金额为1310.63万元。中关村表示,此次房屋租赁、销售代理合同纠纷将对公司利润产生负面影响。目前,中关村养老医疗业务以基础养老为中心,以医养结合和康养保健为两翼。孙公司久久泰和是中关村布局康养业务的重要抓手,据介绍,2024年,久久泰和当选为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理事单位。
普祥健康递表港交所:医养结合资本化提速,203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6951亿
据港交所消息,6月30日,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提交上市申请文件,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申万宏源香港、农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目前普祥健康在人口密集且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战略布局13家医疗机构网络,包括6家自营医疗机构、5家托管医疗机构及2家投资医疗机构。其中11家坐落于北京,而这些医疗机构分布在6个城区,合计约占北京市总人口的60%。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分别为2.55亿元、4.22亿元、5亿元。年度利润分别为3884万元、3923万元、4388万元。
锦欣康养首个合作项目义乌锦欣福星康养老中心启幕
7月2日,锦欣康养与义乌商城医院联合打造的"锦欣福星康养老中心"隆重举行开业典礼。作为锦欣康养全国首个合作项目,该中心创新性融合义乌商城医院的医疗资源与康养头部企业的运营体系,以“医疗级养老”为核心竞争力,为浙中地区提供高品质医养结合解决方案。作为锦欣康养全国首个合作项目,中心现开放151张床位,设有失能照护、认知症照护等特色专区,依托锦欣康养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将为义乌14个镇街及周边县市的长者提供高品质服务,致力打造金华地区医养结合标杆项目。
适老化改造
《智慧养老家居产品通用技术要求》7月1日起施行
7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智慧养老家居产品通用技术要求》将施行,直击部分产品适老化设计不完善、操作复杂度高等市场痛点,通过统一技术规范推动家居产品真正实现适老化、智慧化。有关负责人介绍,此类用品以轻工产品为主,包括向老年人提供适老化家电、家具、照明、洗浴、坐便、厨房用品等品类,还包括部分可穿戴设备、便携监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等产品。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居家环境适老化”十项系列标准,6月28日在京隆重发布
2025年6月28日,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主办的“居家环境适老化”十项系列标准发布会暨2025适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九华山庄成功举行。此次大会旨在推动我国适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大会开幕式由银发时代(北京)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晋主持。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李松林、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等领导出席并致辞。